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文库 » 安徽地区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比较的初步研究

安徽地区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比较的初步研究

PDF文档
  • 贡献者: ensoultech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文件大小:4.53M
  • 所需书券: 0张
  • 更新日期:2025-02-10 14:39
  • 浏览次数:78   下载次数:0
详细介绍
摘要:在长江中下游,紫花苜蓿不适宜湿热环境,现多选择秋眠级数高的速生型品种作为一年生豆科牧草使用。本研究对安徽地区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皖苕3号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cv.Wanshao 3)、救荒野豌豆(V.sativa L.)3种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型紫花苜蓿-赛迪10(M.sativa L.cv.SARDI 10)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旨在初步为筛选安徽优质豆科牧草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南苜蓿和救荒野豌豆的干物质(dry matter, DM)产量分布范围分别为5 380.00~9 640.00kg/hm2和5 032.00~9 840.00kg/hm2,分别是紫花苜蓿产量的1.95~2.21倍和1.82~2.26倍;除此之外,南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在初花期达到了32.79%,显著高于同期皖苕3号(26.63%)、救荒野豌豆(24.54%)和紫花苜蓿(23.21%)(P<0.05);南苜蓿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 RFV)值从初花期到结荚期均在130以上,皖苕3号、救荒野豌豆的RFV值分别为105.34~179.18、95.34~174.66,处于营养生长期的紫花苜蓿的RFV值为122.98~173.88。初步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南苜蓿产量和饲喂价值均优于速生型一年生紫花苜蓿-赛迪10,在安徽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安徽本土一年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苜蓿;皖苕3号;救荒野豌豆;紫花苜蓿-赛迪10;生产性能;品质特性; 
 

下载地址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声明:本资料由网友自发上传分享,本站不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如该资料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