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中氯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2024-12-11  点击:831
  •   贡献者:macylab
  •   文件类型:PDF文档PDF文档
  •   文件大小:0.43M
  •   浏览次数:831
  •  
  • 所需书券: 0张
  • 更新日期:2024-12-11
  • 下载次数:6
详细介绍

本文对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硝酸汞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氯含量的原理、试剂、设备、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对比探讨,旨在有针对性地在铜精矿检测过程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1.实验原理对比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用水浸取铜精矿样品,并在10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作用下浸取1.5h,过滤后,在乙二醇和硝酸环境下与硝酸银形成氯化银悬浊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氯含量。离子色谱法的原理是用硫酸分解铜精矿样品,其中氯离子会随水蒸气逸出与铜精矿样品分离,经吸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工作曲线法计算氯含量[3]。硝酸汞滴定法的原理是用硫酸钾溶液浸取铜精矿样品,在90℃~95℃下摇动1h、过滤,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乙醇,以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氯离子,用二苯卡巴腙指示剂与微过量的汞形成紫色的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通过对比发现,分光光度法和硝酸汞滴定法的原理较为简单,离子色谱法与分光光度法、硝酸汞滴定法相比较为复杂。

标签: 方法 试验 含量 设备 分光光度法 试剂 色谱 滴定 硝酸
所属分类: 其他资料 质量管理 食品检测 食品机械

下载地址

声明:本资料由网友自发上传分享,本站不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如该资料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