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2023-09-01  点击:1016
  •   贡献者:macylab
  •   文件类型:PDF文档PDF文档
  •   文件大小:0.42M
  •   浏览次数:1016
  •  
  • 所需书券: 0张
  • 更新日期:2023-09-01
  • 下载次数:24
详细介绍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食品中的亚硫酸盐残留量安全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亚硫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漂白及上色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人体如果长期摄入过量二氧化硫会导致影响钙磷吸收、免疫力低下,严重时还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食用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粗多糖以及氨基酸。有研究发现菌类中含有人体抗癌能力的有效元素,但因其需要进行防蛀以及防腐处理,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亚硫酸盐或者通过熏蒸对其进行抗氧化和防腐处理。为此,我国2008年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将二氧化硫规定为非食用物质,禁止其在白辣椒、砂糖、蜜饯、姜以及鲜蘑等食品中大量使用。食用菌中成分复杂差异性很大,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检测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检测原理迥然有别。目前为止,应用于食用菌中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的检测方法有碘量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种不同方法(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离子色谱法)的回收率、准确度、重复性分析比对,找出更适合食用菌类中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测定方法,为二氧化硫方法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标签: 食品 方法 研究 食品添加剂 检测 残留量 食用菌 防腐 二氧化硫 亚硫酸盐
所属分类: 其他资料 生产技术 添加剂配料 食用菌 食品检测

下载地址

声明:本资料由网友自发上传分享,本站不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如该资料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

发表评论
0评